仿人机器人首次亮相,数万名青少年在“机器人奥运会”上追逐梦想

10月23日上午,2025宜昌世界机器人锦标赛在宜昌奥体中心开幕。 (图片提供: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刘书松通讯员杨静)湖北日报讯(记者郑兰通讯员崔艳华)10月23日,2025宜昌世界机器人锦标赛在宜昌奥体中心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800余支参赛队伍、10000余名青少年将在为期四天的机器人比赛中展开角逐。本次大赛,我们在延续传统赛事的同时,首次增加了专题赛:“人形机器人深度应用”和“人工智能跨场景创新”,以响应全球科技前沿。控制你的机器人奔跑、战斗、克服障碍……在赛场上,机器人比拼速度、技巧和灵敏度,带来令人眼花缭乱的体验。广东碧桂园学校班级王景龙与队友们ss 805参加VEX VRC Encounter活动并成功“晋级”。 “这次比赛,选手在比赛前要写好程序,前15秒是程序自动运行,最后1分45秒是手动控制机器人得分。”他热情地说。 “机器人大赛需要工程、技术、编程、物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四天内,选手将挑战19个大项和50多个小项,包括VEX系列赛、超级AI超轨道赛、梦想开源人形挑战赛等。”世界机器人大赛首席评委东千芳表示,人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应用正在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人形机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相关能力已加入全球领先的科技竞赛选择和培养能够满足未来需求的创新人力资源。首届梦想开源仿人挑战赛中,年轻选手将基于开源仿人机器人硬件平台进行二次开发,通过编程开发机器人关节扭转参数。机器人关节驱动、步态控制等核心模块需要独立优化,以实现行走、抓取等更稳定的动作。比赛还设置了“人形机器人服务场景任务”,如模拟家庭环境中物体的搬运、规划地板清扫路线、公共空间避障以及交互式语音响应等。机器人必须在特定时间内连续完成多项任务。除了验证硬件性能之外,我们也更加关注协同的“AI识别+动作执行”能力。与传统机器人比赛相比,本次比赛重点更多关于“适应现实生活场景的人形造型”,引导年轻人关注科技对生活的真正价值。 “人工智能创新无极限”这一前沿竞赛要求参赛者设计机器人硬件解决方案并开发人工智能算法,使机器人能够通过计算机视觉识别、训练深度学习模型等解决实际问题。应用包括智能农业中的农作物检查、智能交通中的车辆识别等。参赛队伍围绕宜昌主题,设计了一款具有水面碎片识别和定位能力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保护长江。中国电子学会理事会党委书记张峰表示,世界机器人大赛自2015年以来已举办十届,吸引了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近50万名选手参赛,被誉为“奥林匹克运动会”。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赛赛制不断完善,全年参赛总人数预计首次突破35万人,创有史以来参赛人数之最。
请尊重我们的辛苦付出,未经允许,请不要转载吃瓜爆料每日大赛 暗黑吃瓜官网入口的文章!

下一篇:没有了